由創新科技署和滙豐共同支持及贊助,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創新科技獎學金」已甄選出本年度25名得獎者。
礙於疫情持續影響及社交距離措施所限,頒獎禮未能如期舉行,獎學金現透過此網頁公佈嘉賓獻辭及得獎者名單以表揚25位未來「創科之星」。
嘉賓獻辭
2020得獎者名單
過往得獎者分享
新聞稿
獎學金2020特刊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女士 獻辭
「創新科技獎學金」甄選委員會主席
陳智思先生 獻辭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
何永昌先生 獻辭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集團總經理兼亞太區營運總監
紀睿明先生 獻辭
「創新科技獎學金」成立十周年
鼓勵本地大學生把握跨地域學習機遇
帶領本地創科發展邁向國際
(香港.2020年9月10日)由創新科技署和滙豐共同支持及贊助、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創新科技獎學金」至今成立十年,一直是培育本地創科人才的重點資助項目。獎學金每年為25位對創新科技滿懷熱誠的本地「創科之星」提供一系列支援,助他們走向國際,將所學貢獻社會,成為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的生力軍。
今年獎學金競爭激烈,共收到163位就讀本地大學的本科生申請。在甄選過程中,除了卓越的學業成績外,得獎者更須展示他們對創新科技的熱誠,以及實踐抱負的渴求,冀為未來社會創科發展作出貢獻。25位得獎學生經過甄選委員會面試後脫穎而出,每位可獲最高15萬元的獎學金,以資助參與一系列項目,包括海外/內地暫讀計劃、本地實習計劃、師友指導計劃及服務項目計劃等,透過學習和體驗激發創科潛能。
25位得獎學生分別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得獎者選修的學科遍及多個範疇,包括醫學、物理治療學、機械工程學、公共衞生學、生物學、物理學,以及言語及聽覺科學等學科。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鼓勵得獎學生:「今年的獎學金得主來自香港四家大學。他們現正修讀醫科、理學科、工程科及文科學位課程,當中更有一位正修讀服裝及紡織學位課程的同學。這些得獎的年輕朋友不僅學業成績優異,更孜孜不倦,熱衷於鑽研學問和提出創新意念,實為年輕人的學習榜樣。踏入十周年的『創新科技獎學金』,讓香港新一代的領袖及創意人才展現實力,綻放光芒。」
「創新科技獎學金」甄選委員會主席陳智思先生表示:「我主持獎學金甄選面試多年,但每年得獎學生的表現仍然令我驚喜萬分。今年疫情雖然帶來種種負面影響,卻讓這些熱衷於創新科技的學生更具使命感。他們期望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才能,為創科發展出一分力,改善市民生活質素,同時促進社會發展及提升競爭力。」他鼓勵得獎者不要因疫情而感到迷惘和氣餒,而更應大膽突破自我,開拓各自的創科路。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分享道︰「香港青年協會能夠見證『創新科技獎學金』推行十周年,感到非常榮幸。我們感謝創新科技署和滙豐的贊助和支持,令獎學金得以延續,讓更多對創新科技充滿熱誠的傑出本科生受惠。我們期望得獎學生能充分把握機遇,積極拓展視野和國際觀,逐步實踐各自的『創科夢』。青協將繼續舉辦各種相關活動、課程及比賽,提升本地學生在創新科技領域的能力和興趣,培育更多創科產業的本地專才。」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集團總經理兼亞太區營運總監紀睿明先生勉勵得獎學生:「我們相信,人才可以改善社區中每個人的生活。因此,滙豐在十年前與創新科技署及香港青年協會攜手創立『創新科技獎學金』。在人才培養和投資創新方面,香港並不遜色於其他市場。多元化與企業家精神,都是在疫情中恢復所需要的,今年的25位得獎同學中,就擁有這種潛質。香港非常需要富有創造力、且樂於解決問題的人,幫助大家走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陰霾。同時,滙豐感謝所有參與這個計劃的合作夥伴,共同支持本港的明日之星。」
-完-
得獎者 | 所屬學府 | 所屬學科 | |
---|---|---|---|
1 | 陳道科 | 香港大學 | 理學士 |
2 | 陳芷盈 | 香港大學 | 理學士(言語及聽覺科學) |
3 | 陳茵茵 | 香港科技大學 | 理學士(物理)(國際科研課程) |
4 | 張文軒 | 香港中文大學 | 公共衞生理學士 |
5 | 張素兒 | 香港大學 | 理學士 |
6 | 程智楓 | 香港理工大學 | 放射學理學士 |
7 | 周旨菁 | 香港理工大學 | 職業治療學理學士 |
8 | 郭嘉軒 | 香港科技大學 | 工學士(機械工程學) 及工商管理學士(綜合商業管理學) |
9 | 郭琛琛 | 香港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 |
10 | 郭逸朗 | 香港中文大學 | 物理理學士(理論物理精研組) |
11 | 郭旭琳 | 香港科技大學 | 理學士(物理)(國際科研課程) |
12 | 賴柱君 | 香港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 |
13 | 林芷芝 | 香港中文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 |
14 | 劉漪湉 | 香港大學 | 牙醫學士 |
15 | 梁熙朗 | 香港中文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 |
16 | 梁家齊 | 香港大學 | 牙醫學士 |
17 | 伍尚哲 | 香港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 |
18 | 吳詠賢 | 香港中文大學 | 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理學士 |
19 | 丁龍毅 | 香港中文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 |
20 | 謝樂容 | 香港理工大學 | 物理治療學理學士 |
21 | 謝文琪 | 香港中文大學 | 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理學士 |
22 | 黃雋 | 香港中文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 |
23 | 黃鎧穎 | 香港中文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 |
24 | 黃濼霖 | 香港理工大學 | 服裝及紡織文學士 (針織時裝設計及科技) |
25 | 黃穎欣 | 香港大學 | 生物醫學學士 |
有關「創新科技獎學金」
自2011年成立至今,「創新科技獎學金」致力為創新及科技產業培育青年人才。每年,25名修讀理科、工科、醫護或其他有關創新科技學科的本科生獲選頒發最高15萬元獎學金,以參加一連串精英培訓,包括境外暫讀計劃、師友指導計劃、本地實習計劃和服務項目計劃。 br>透過獎學金,這些對創新及科技充滿熱誠的青年得以擴闊國際視野,發揮所屬專業的創新思維,回饋社會。獎學金至今已累積頒發予250位本地學生。 br>有關更多詳情,請瀏覽網頁:innotechscholarship.hkfyg.org.hk。
有關創新科技署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於2000年成立,肩負引領香港成為以知識為本的世界級經濟體的使命。創新科技署的工作重點包括提供基礎設施,發展人力資源;支援應用研發,鼓勵科技創業;提倡科技文化,以及支援檢測和認證業的發展等。
有關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是滙豐集團的始創成員,滙豐業務遍布歐洲、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以及中東和北非64個國家及地區,為全球客戶服務。於2020年3月31日,滙豐的資產達到29,180億美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和金融服務機構之一。
有關香港青年協會(hkfyg.org.hk│m21.hk)
香港青年協會(簡稱青協)於1960年成立,是香港最具規模的青年服務機構。隨著社會瞬息萬變,青年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時有不同,而青協一直不離不棄,關愛青年並陪伴他們一同成長。本著以青年為本的精神,我們透過專業服務和多元化活動,培育年青一代發揮潛能,為社會貢獻所長。至今每年使用我們服務的人次達600萬。在社會各界支持下,我們全港設有80多個服務單位,全面支援青年人的需要,並提供學習、交流和發揮創意的平台。此外,青協登記會員人數已逾45萬;而為推動青年發揮互助精神、實踐公民責任的青年義工網絡,亦有逾23萬登記義工。在「青協.有您需要」的信念下,我們致力拓展12項核心服務,全面回應青年的需要,並為他們提供適切服務,包括:青年空間、M21 媒體服務、就業支援、邊青服務、輔導服務、家長服務、領袖培訓、義工服務、教育服務、創意交流、文康體藝及研究出版。
傳媒垂詢,敬請聯絡:
黃日升 (Ivan Wong)
New Point Marketing
電話:(852) 9361 8771
創新科技獎學金2021將於2020年10月開始接受申請,請密切留意獎學金網頁及大學獎學金辦事處的消息公佈。
如欲收取最新資訊,請於下方留下您的聯絡資料。
由創新科技署和滙豐共同支持及贊助,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創新科技獎學金」已甄選出本年度25名得獎者。
礙於疫情持續影響及社交距離措施所限,頒獎禮未能如期舉行,獎學金現透過此網頁公佈嘉賓獻辭及得獎者名單以表揚25位未來「創科之星」。
嘉賓獻辭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女士 獻辭
「創新科技獎學金」甄選委員會主席
陳智思先生 獻辭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
何永昌先生 獻辭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集團總經理兼亞太區營運總監
紀睿明先生 獻辭
新聞稿
「創新科技獎學金」成立十周年
鼓勵本地大學生把握跨地域學習機遇
帶領本地創科發展邁向國際
(香港.2020年9月10日)由創新科技署和滙豐共同支持及贊助、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創新科技獎學金」至今成立十年,一直是培育本地創科人才的重點資助項目。獎學金每年為25位對創新科技滿懷熱誠的本地「創科之星」提供一系列支援,助他們走向國際,將所學貢獻社會,成為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的生力軍。
今年獎學金競爭激烈,共收到163位就讀本地大學的本科生申請。在甄選過程中,除了卓越的學業成績外,得獎者更須展示他們對創新科技的熱誠,以及實踐抱負的渴求,冀為未來社會創科發展作出貢獻。25位得獎學生經過甄選委員會面試後脫穎而出,每位可獲最高15萬元的獎學金,以資助參與一系列項目,包括海外/內地暫讀計劃、本地實習計劃、師友指導計劃及服務項目計劃等,透過學習和體驗激發創科潛能。
25位得獎學生分別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得獎者選修的學科遍及多個範疇,包括醫學、物理治療學、機械工程學、公共衞生學、生物學、物理學,以及言語及聽覺科學等學科。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鼓勵得獎學生:「今年的獎學金得主來自香港四家大學。他們現正修讀醫科、理學科、工程科及文科學位課程,當中更有一位正修讀服裝及紡織學位課程的同學。這些得獎的年輕朋友不僅學業成績優異,更孜孜不倦,熱衷於鑽研學問和提出創新意念,實為年輕人的學習榜樣。踏入十周年的『創新科技獎學金』,讓香港新一代的領袖及創意人才展現實力,綻放光芒。」
「創新科技獎學金」甄選委員會主席陳智思先生表示:「我主持獎學金甄選面試多年,但每年得獎學生的表現仍然令我驚喜萬分。今年疫情雖然帶來種種負面影響,卻讓這些熱衷於創新科技的學生更具使命感。他們期望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才能,為創科發展出一分力,改善市民生活質素,同時促進社會發展及提升競爭力。」他鼓勵得獎者不要因疫情而感到迷惘和氣餒,而更應大膽突破自我,開拓各自的創科路。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何永昌先生分享道︰「香港青年協會能夠見證『創新科技獎學金』推行十周年,感到非常榮幸。我們感謝創新科技署和滙豐的贊助和支持,令獎學金得以延續,讓更多對創新科技充滿熱誠的傑出本科生受惠。我們期望得獎學生能充分把握機遇,積極拓展視野和國際觀,逐步實踐各自的『創科夢』。青協將繼續舉辦各種相關活動、課程及比賽,提升本地學生在創新科技領域的能力和興趣,培育更多創科產業的本地專才。」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集團總經理兼亞太區營運總監紀睿明先生勉勵得獎學生:「我們相信,人才可以改善社區中每個人的生活。因此,滙豐在十年前與創新科技署及香港青年協會攜手創立『創新科技獎學金』。在人才培養和投資創新方面,香港並不遜色於其他市場。多元化與企業家精神,都是在疫情中恢復所需要的,今年的25位得獎同學中,就擁有這種潛質。香港非常需要富有創造力、且樂於解決問題的人,幫助大家走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陰霾。同時,滙豐感謝所有參與這個計劃的合作夥伴,共同支持本港的明日之星。」
-完-
得獎者 | 所屬學府 | 所屬學科 | |
---|---|---|---|
1 | 陳道科 | 香港大學 | 理學士 |
2 | 陳芷盈 | 香港大學 | 理學士(言語及聽覺科學) |
3 | 陳茵茵 | 香港科技大學 | 理學士(物理)(國際科研課程) |
4 | 張文軒 | 香港中文大學 | 公共衞生理學士 |
5 | 張素兒 | 香港大學 | 理學士 |
6 | 程智楓 | 香港理工大學 | 放射學理學士 |
7 | 周旨菁 | 香港理工大學 | 職業治療學理學士 |
8 | 郭嘉軒 | 香港科技大學 | 工學士(機械工程學) 及工商管理學士(綜合商業管理學) |
9 | 郭琛琛 | 香港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 |
10 | 郭逸朗 | 香港中文大學 | 物理理學士(理論物理精研組) |
11 | 郭旭琳 | 香港科技大學 | 理學士(物理)(國際科研課程) |
12 | 賴柱君 | 香港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 |
13 | 林芷芝 | 香港中文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 |
14 | 劉漪湉 | 香港大學 | 牙醫學士 |
15 | 梁熙朗 | 香港中文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 |
16 | 梁家齊 | 香港大學 | 牙醫學士 |
17 | 伍尚哲 | 香港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 |
18 | 吳詠賢 | 香港中文大學 | 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理學士 |
19 | 丁龍毅 | 香港中文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 |
20 | 謝樂容 | 香港理工大學 | 物理治療學理學士 |
21 | 謝文琪 | 香港中文大學 | 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理學士 |
22 | 黃雋 | 香港中文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 |
23 | 黃鎧穎 | 香港中文大學 | 內外全科醫學士(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 |
24 | 黃濼霖 | 香港理工大學 | 服裝及紡織文學士 (針織時裝設計及科技) |
25 | 黃穎欣 | 香港大學 | 生物醫學學士 |
有關「創新科技獎學金」
自2011年成立至今,「創新科技獎學金」致力為創新及科技產業培育青年人才。每年,25名修讀理科、工科、醫護或其他有關創新科技學科的本科生獲選頒發最高15萬元獎學金,以參加一連串精英培訓,包括境外暫讀計劃、師友指導計劃、本地實習計劃和服務項目計劃。 br>透過獎學金,這些對創新及科技充滿熱誠的青年得以擴闊國際視野,發揮所屬專業的創新思維,回饋社會。獎學金至今已累積頒發予250位本地學生。 br>有關更多詳情,請瀏覽網頁:innotechscholarship.hkfyg.org.hk。
有關創新科技署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於2000年成立,肩負引領香港成為以知識為本的世界級經濟體的使命。創新科技署的工作重點包括提供基礎設施,發展人力資源;支援應用研發,鼓勵科技創業;提倡科技文化,以及支援檢測和認證業的發展等。
有關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是滙豐集團的始創成員,滙豐業務遍布歐洲、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以及中東和北非64個國家及地區,為全球客戶服務。於2020年3月31日,滙豐的資產達到29,180億美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和金融服務機構之一。
有關香港青年協會(hkfyg.org.hk│m21.hk)
香港青年協會(簡稱青協)於1960年成立,是香港最具規模的青年服務機構。隨著社會瞬息萬變,青年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時有不同,而青協一直不離不棄,關愛青年並陪伴他們一同成長。本著以青年為本的精神,我們透過專業服務和多元化活動,培育年青一代發揮潛能,為社會貢獻所長。至今每年使用我們服務的人次達600萬。在社會各界支持下,我們全港設有80多個服務單位,全面支援青年人的需要,並提供學習、交流和發揮創意的平台。此外,青協登記會員人數已逾45萬;而為推動青年發揮互助精神、實踐公民責任的青年義工網絡,亦有逾23萬登記義工。在「青協.有您需要」的信念下,我們致力拓展12項核心服務,全面回應青年的需要,並為他們提供適切服務,包括:青年空間、M21 媒體服務、就業支援、邊青服務、輔導服務、家長服務、領袖培訓、義工服務、教育服務、創意交流、文康體藝及研究出版。
傳媒垂詢,敬請聯絡:
黃日升 (Ivan Wong)
New Point Marketing
電話:(852) 9361 8771
獎學金2020特刊
創新科技獎學金2021將於2020年10月開始接受申請,請密切留意獎學金網頁及大學獎學金辦事處的消息公佈。
如欲收取最新資訊,請於下方留下您的聯絡資料。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女士 獻辭
衷心恭賀25位「創新科技獎學金2020」得獎同學。
今年的獎學金得主來自香港四家大學。他們現正修讀醫科、理學科、工程科及文科學位課程,當中更有一位正修讀服裝及紡織學位課程的同學。這些得獎的年輕朋友不僅學業成績優異,更孜孜不倦,熱衷於鑽研學問和提出創新意念,實為年輕人的學習榜樣。
2019冠狀病毒病在全球肆虐,令我們更深切體會到創新科技是何等重要。世界各國政府、不同機構和人士正致力運用最新科技對抗疫情,包括採用最新科技預測2019冠狀病毒病的感染模式及社區爆發風險;識別病毒特徵以加快研發疫苗;透過比較這個病毒和其他疾病來提高診斷準確度,以及採用自動化影像分析技術和紅外線體溫偵測器等。有些地方甚至利用機械人提供消毒、送餐及派遞服務。這些創新科技的應用正為全球人類建立一套日常生活的新模式。
在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成功研發可重用的口罩。該口罩採用創新技術及六層結構,在2018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榮獲金獎。今年6月及7月,香港特區政府向全港市民派發由得獎口罩改良而成的「銅芯抗疫口罩+」。此外,香港特區政府、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本地商界亦適時引入創新的合作模式。自今年6月中起,由15家香港公司經營的20條政府資助生產線每月向政府及本地消費市場供應約4 200萬個香港製造的口罩。
這些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而推出的創新項目,正正凸顯本屆政府推動創科發展的決心。在我擔任行政長官的過去三年間,政府已投放超過130億美元支持多項創科計劃及措施,包括建設Health@InnoHK和AIR@InnoHK兩個研發平台,吸引世界頂尖機構來港,在香港科學園的特設實驗室與本港的研究中心及大學合作進行研究。凡此種種,全是為了鼓勵研發,建設香港的創科基建,培育本地科技人才,並推動我們在經濟及社會層面更廣泛採用創新科技。
在鼓勵年輕人方面,我樂見創新科技署在剛過去的暑假推出「創科實習計劃」,讓學生有機會在就讀大學期間參與創科相關的工作,而今年踏入十周年的「創新科技獎學金」,亦讓香港新一代的領袖及創意人才展現實力,綻放光芒。我再次恭賀每一位得獎者,並祝他們學有所成,前程似錦。
衷心感謝香港青年協會悉心籌辦「創新科技獎學金」,亦感謝創新科技署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共同贊助這項獎學金。我深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定能發展成為21世紀的創新科技中心,迎接21世紀的種種挑戰,把握當中的無限機遇。
「創新科技獎學金」甄選委員會主席
陳智思先生 獻辭
在新型肺炎病毒面前,人類顯得脆弱和渺小,但同時卻凸顯了科研對我們的重要性。不同學科的科學家、醫護人士、技術人員、研究人員、生物學家和工程師都在這場健康危機中並肩作戰。可以預見,未來數年我們可能要面對更多挑戰,對創新科技的需求也將更大。
人類未來發展的關鍵需要具創造力、勤奮努力、不斷求新、不懼挫折的人才,這些特質都在今屆的創新科技獎學金得獎同學身上找到。
創新科技獎學金十年來表揚了不少有傑出表現的同學,他們不僅培養自己在創科方面的才華,為未來的事業發展打好根基,更重要的是為社會作出貢獻。我們為同學們對社會的使命感及道德價值而感動,他們清楚明白科研為人類生活帶來深遠影响,並立志要全力投身當中,為社會作出貢獻。
我要感謝創新科技署、滙豐和香港青年協會多年來為舉辦、支持和贊助計劃的付出,也要向提供寶貴的實習和指導機會予同學的企業和個人作答謝。
在此,我再次祝賀今屆二十五位得獎同學。今後,無論往哪個方向發展,也希望大家堅持勇於追尋夢想,時刻探索創新,為社會實踐更美好的未來。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
何永昌先生 獻辭
若不是因為科學與科技進步,是次頒獎典禮也不可能以這樣獨特的形式呈現。科技帶領世界向前邁進,改善我們的生活,並且持續變革,為人類帶來福祉。
我很高興能夠見證25位傑出青年榮獲本年度「創新科技獎學金」。你們對創新和創意的熱誠,有助我們個人、社區,以至世界繼續蓬勃發展。
我藉此衷心恭賀各位得獎青年,希望大家透過獎學金,可以將創新意念付諸實踐,並在往後的進修及事業發展路上,獲得指導和啟發,未來在創科界釋放潛能,發光發亮。
過去各得獎青年均有機會到海外或內地參與暫讀計劃或本地實習計劃等。然而,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肆虐,改變了常態。但我仍相信,即使世界各地正實施入境限制,但各位的創科旅程並不會因此而受堵塞或封鎖。
「創新科技獎學金」一直有賴創新科技署和滙豐的鼎力支持。我們的導師、甄選委員會、獎學金事務委員會,以及所有提供實習機會的機構更貢獻良多。我衷心感謝大家多年來為這些傑出青年作出無私奉獻,並給予支持和鼓勵。
我們對應屆25位得獎青年和過去九年共225位得獎青年均充滿信心。各位積極充實創科知識,裝備自己投身創科行業,成為優秀人才。
我再次祝賀各位得獎青年,亦代表香港青年協會歡迎你們加入這個大家庭。誠願大家共同努力,為社會作出貢獻,推動本港創科發展。
多謝各位。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集團總經理兼亞太區營運總監
紀睿明先生 獻辭
各位嘉賓、各位同學,早晨!
很高興參與今天的活動。
首先,衷心祝賀這次榮獲「創新科技獎學金」的各位同學 - 你們是香港的未來之星。
我們非常需要像各位這樣富有創造力、且樂於解決問題的人,幫助大家走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陰霾。我們需要你們的想法讓這個城市恢復活力。
在艱難的時刻,最能考驗我們的應變能力。就算是逆境,也總有發揮的機會,大家應該積極克服面前的挑戰,從不可能中尋找可能。畢竟,每項發明都是沿於一個需要。
相比起歷史長河,雖然我們只經歷短暫數載,但已目睹了無數對大衆生活有深遠影響的發明,智能手機就是其中之一。還有許多我們早已習以爲常的其他創新科技應用……電力、全球通訊、電腦、物聯網、交通運輸以及各種幫助人類延長壽命和健康生活的生物醫學設備。
這些發明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其創作者都是充滿熱誠的。從今年的25位得獎同學中,我看到各位有相同的潛質。
我們相信,人才可以改善社區中每個人的生活。因此,滙豐在十年前與創新科技署及香港青年協會攜手創立「創新科技獎學金 」。
在人才培養和投資創新方面,香港並不遜色於其他市場。香港擁有近3200家初創公司。截至2019年,已經有八家估值逾78億港元的獨角獸或初創公司落戶香港。
多元化與企業家精神,都是在疫情中恢復所需要的,也是創新科技署及成立60年的香港青年協會所一貫支持的。多年來,兩家機構為香港建立了培育和支持新興人才發展的傳統。
最後,我向各位才華橫溢的得獎者再次表示由衷的祝賀。相信各位將帶領我們走向更繁榮的未來!
多謝大家。